华仁药业,这家曾经专注于精麻科、呼吸科、肾科等专科药品的制药企业,如今却深陷泥潭,令人唏嘘。2024年的年报简直是一份触目惊心的“成绩单”:全年营收13.53亿元,同比断崖式下跌17.30%;更让人震惊的是,归母净利润竟然巨亏13.68亿元,同比暴跌827.67%!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亏损,简直是把过去十几年辛辛苦苦赚来的钱,一把火烧了个精光。更为讽刺的是,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,直接干到了-13.78亿元,同比减少927.24%。
这笔巨额亏损,与其说是经营不善,倒不如说是一笔彻头彻尾的“糊涂账”。 华仁药业将这口巨大的黑锅扣在了全资子公司青岛医药的头上,声称是对国药药材高达13.478亿元的欠款全额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。要知道,华仁药业自2010年上市以来,辛辛苦苦、勤勤恳恳,累计创造的净利润总和才12.1亿元。如今,仅仅一年的亏损,就超过了过去十四年的总和,这无疑是华仁药业成立以来最黑暗、最耻辱的时刻。 这家企业,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?管理层在干什么?风控体系又在哪里?一连串的问号,让人不禁对华仁药业的未来捏一把冷汗。
华仁药业这十四年,就像一场精心搭建的积木游戏,本以为能够越垒越高,最终却因为一块积木的崩塌,导致整个大厦倾覆。 2024年的巨额亏损,绝非偶然,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恶果。 要想真正了解这13.68亿亏损背后的真相,就必须一层层地剥开华仁药业的“画皮”,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。
华仁药业曾经在精麻科、呼吸科、肾科等专科药品领域占据一席之地,也算得上是行业内的“小而美”。 然而,2024年的财报数据却狠狠地打了所有人的脸。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.30%,这说明华仁药业的主营业务正在萎缩,市场份额正在被蚕食。 难道是竞争对手太强大? 还是华仁药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? 亦或是销售策略出现了问题? 无论原因如何,利润暴跌的背后,都暴露了华仁药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乏力。
要说2024年华仁药业亏损的“罪魁祸首”,那绝对是这笔高达13.48亿的应收账款减值。 这笔钱,原本是华仁药业的全资子公司青岛华仁医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青岛医药”)欠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国药药材”)的。 现在,因为国药药材的回款情况不乐观,华仁药业不得不基于谨慎性原则,对这笔钱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。 这意味着,华仁药业很可能要不回这笔钱了! 13.48亿,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,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。 这笔钱的损失,直接导致了华仁药业的巨额亏损。 这也让人不禁要问:当初青岛医药是怎么和国药药材建立合作关系的? 为什么会欠下这么大一笔钱? 华仁药业的风控部门在哪里?
屋漏偏逢连夜雨。 除了这笔巨额的应收账款减值之外,华仁药业还面临着其他不利因素的冲击。 其子公司恒星制药,因为股权转让纠纷和经营不善,导致华仁药业不得不计提8743万元的商誉减值损失。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。 更让华仁药业感到头疼的是,国家药品集中采购(集采)政策的推行,导致其核心产品价格普遍下降,进而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出现下滑。 在集采的大背景下,药企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。 华仁药业想要生存下去,就必须积极应对集采带来的挑战,要么降低成本,要么开发新产品。
上图数据来源:华仁药业年报
2024年,华仁药业的资产负债表变得非常难看。 截至2024年末,公司总资产规模降至34.28亿元,相比上年同期减少33.64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降至13.01亿元,同比降幅达51.72%。 这说明华仁药业的家底正在变薄。 更糟糕的是,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至59.92%,财务杠杆风险明显增大。 这意味着华仁药业的偿债压力越来越大。 如果不能尽快扭转亏损局面,华仁药业很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。 华仁药业,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。
华仁药业的巨额亏损,归根结底,是与国药药材之间那场豪赌的惨败。 明明风险早已显现,但华仁药业却选择视而不见,一意孤行,最终落得个血本无归的下场。 这背后,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利益纠葛? 华仁药业的风控体系,又是如何失守的?
2020年,华仁药业的全资子公司青岛医药,开始涉足医药原料贸易业务,并选择了国药药材作为主要客户。 起初,双方的合作还算正常,青岛医药按照订单采购后销售给国药药材,并采用账期结算的方式。 然而,从2021年开始,双方的合作模式逐渐变味。 青岛医药将收入确认方式从“总额法”变更为“净额法”, 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会计处理方式的变更,实则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。 变更之后,青岛医药的角色,从一个普通的贸易商,变成了一个“垫资方”。 它不再体现真实的贸易规模,而是主要为国药药材代付采购款。 这种畸形的合作模式,将华仁药业置于非常被动的地位。 一旦国药药材出现问题,华仁药业将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。
上图来源:国药集团官网
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早在2020年7月和11月,国药集团就曾两次公开发表声明,明确否认与国药药材存在股权及品牌授权关系。 这相当于直接给国药药材贴上了“伪国企”的标签。 在这种情况下,任何一个稍有风险意识的企业,都会选择终止与国药药材的合作。 然而,华仁药业却选择了继续合作,甚至在2021年进一步深化业务,还改变会计处理方式继续为其垫资。 华仁药业的这种“迷之操作”,让人百思不得其解。 难道华仁药业的管理层,真的对国药集团的声明视而不见? 还是说,他们背后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利益关系? 此外,国药中药虽然持有国药药材25%的股权,但在2024年5月再次声明,其参股不涉及经营管理权,并且已针对国药药材伪造文件等行为提起诉讼。
上图来源:国药集团官网
实际上,华仁药业与国药药材之间的风险,早已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。 2024年5月,深交所就华仁药业14.1亿元应收款项事项发出专项问询函,要求公司明确披露该笔款项是否存在逾期无法收回的重大风险,并说明相关款项的可收回性、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及已采取的应对措施。 这说明,深交所早就意识到了华仁药业可能面临的风险,并要求其进行解释说明。 然而,从最终的结果来看,华仁药业并没有充分重视深交所的问询,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风险。 这最终导致了巨额亏损的发生。
面对深交所的问询,华仁药业回复称,2024年1月31日,青岛医药与国药药材签署了《还款协议》。 协议约定,国药药材分三年清偿全部款项,同时需提供增信措施。 华仁药业还表示,若国药药材出现违约情况,将立即启动司法程序,对债务人及担保人的资产采取查封、冻结等强制措施。 然而,这份还款协议,真的能够挽回华仁药业的颓势吗? 考虑到国药药材的“伪国企”身份,以及其自身的回款能力,这份协议的执行前景,恐怕并不乐观。 三年时间,变数太多。 华仁药业想要依靠这份协议来摆脱困境,恐怕只是一厢情愿。
华仁药业的巨额亏损,不仅暴露了其经营管理上的问题,也引发了高管离职的风波。 董事长杨效东的突然辞职,更是将华仁药业推上了风口浪尖。 在巨额亏损的背景下,高管的离职,究竟是责任的担当,还是利益的切割? 谁又该为华仁药业的今天负责?
2025年4月29日,华仁药业发布了一则重大人事变动公告:公司董事长杨效东以“个人原因”辞去董事长、董事、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,并卸任法定代表人,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。 如此决绝的辞职方式,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。 所谓的“个人原因”,究竟是什么? 是身体抱恙,无力继续担任董事长一职? 还是对公司现状感到绝望,选择金蝉脱壳? 亦或是迫于压力,不得不辞职以承担责任? 无论原因如何,杨效东的辞职,都给华仁药业的未来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杨效东自2019年8月开始担任华仁药业董事长,而青岛医药与国药药材的合作,恰好发生在杨效东上任的第二年。 也就是说,双方合作的三年,都发生在杨效东担任董事长期间。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,杨效东是否与这笔巨额亏损有着某种关联。 当然,仅仅凭借时间上的巧合,并不能断定杨效东与这笔亏损有直接关系。 但作为公司的董事长,杨效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在他的任期内,公司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亏损,他难辞其咎。
除了董事长杨效东之外,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孟祥园也在同一天辞职。 同时,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公司副总裁冯新光为公司董秘。 高管的集体离职,无疑给华仁药业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。 这是否意味着,华仁药业内部正在经历一场“地震”? 还是说,这只是高管们对公司未来感到悲观,选择各自寻求出路? 无论如何,高管的离职,都会对公司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。 华仁药业,正处于一个“多事之秋”。
站在2025年的节点上,华仁药业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。 巨额亏损、高管离职、风控失守……一系列的问题,都让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药企,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。 华仁药业,究竟是能够悬崖勒马,重回正轨? 还是会泥足深陷,最终走向衰败?
华仁药业想要摆脱困境,并非易事。 首先,它必须尽快解决与国药药材之间的债务问题,尽可能追回损失。 这需要华仁药业采取强硬的手段,甚至不惜对簿公堂。 其次,华仁药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,完善风控体系,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 这需要华仁药业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,从制度上堵住漏洞。 再次,华仁药业必须积极应对集采政策带来的挑战,要么降低成本,要么开发新产品,提升自身的竞争力。 这需要华仁药业加大研发投入,不断创新。 最后,华仁药业需要重塑企业形象,恢复投资者的信心。 这需要华仁药业公开透明地披露信息,积极回应市场的关切。
华仁药业的未来,掌握在它自己的手中。 如果它能够痛定思痛,积极变革,或许还有一线生机。 但如果它依然故步自封,不思进取,最终只会走向灭亡。
华仁药业的故事,也给其他的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任何一个决策失误,都可能导致企业的覆灭。 企业想要生存下去,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。
圣阳股份发布公告,控股股东山东国惠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发展投资...
智通财经APP讯,凯撒旅业(000796.SZ)公告,公司将于202...
君圣泰医药-B(02511.HK)近日发布公告,宣布公司联席公司秘书...
近期Cardano(ADA)价格暴涨270%,背后推手是大量鲸鱼的...
一位顶级专家预测,如果以太坊(ETH)达到10,000美元的宏伟目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