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份東方證券的蒙牛乳業(2319.HK)年報分析,信息量挺大,但也有些地方讓人覺得「話只說了一半」。
蒙牛2024年營收下滑10.1%,歸母淨利潤更是誇張地暴跌97.8%,乍一看慘不忍睹。但報告也提到了,如果剔除掉貝拉米商譽減值和現代牧業商業減值這些“一次性”因素,實際利潤還有44億。
我個人對這種“剔除”的做法持保留態度。商譽減值,說白了就是之前收購貝拉米時估值過高,這難道不應該算作管理層的決策失誤嗎?現代牧業的商業減值也是類似道理。把這些虧損都算成“意外”,然後強調“實際利潤”,有點掩耳盜鈴的味道。
液態奶作為蒙牛的絕對主力,下滑接近11%,這絕對是個警訊。報告提到特侖蘇和基礎白奶下滑,鮮奶“每日鮮語”增速較快,但“每日鮮語”的體量和特侖蘇比起來,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。
“每日鮮語”的確代表了蒙牛高端化的方向,但高端產品的增長能不能彌補大眾產品的下滑,這才是關鍵。至少從目前數據來看,蒙牛的高端化之路還走得不夠穩。
奶酪業務整合妙可藍多後盈利水平提升,這算是一個亮點。但奶酪在中國市場的整體佔比還比較小,短期內很難成為蒙牛的支柱。冰淇淋業務下滑14.1%,報告只說是“去庫以及天氣原因”,這種解釋有點太過簡單。
冰淇淋市場競爭激烈,伊利、雀巢等品牌都在發力,蒙牛的冰淇淋業務下滑,除了天氣因素,更應該從產品創新、渠道拓展等方面找原因。東南亞市場的增長,只能說是聊勝於無。
毛利率提升2.4個百分點,這主要得益於原奶價格下降。原奶價格下降對所有乳企都是利好,這並不能完全歸功於蒙牛自身的努力。銷售費用率上升,說明蒙牛在促銷方面投入加大,這也側面印證了市場競爭的激烈。
報告提到原奶供需平衡有望在2025年Q3前後到來,這的確可能帶來奶價回升,緩解白牌競爭,對蒙牛有利。但也要看到,如果奶價過快上漲,可能會抑制消費需求,反而對蒙牛不利。
東方證券下調了2025年的收入預測,提升了費用率,但依然維持了“買入”評級,目標價27.21港元。這個估值是否合理,我覺得見仁見智。
我個人認為,蒙牛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。高端化轉型能否成功、原奶供需平衡的影響、市場競爭的加劇,這些都是影響蒙牛業績的關鍵因素。投資者需要謹慎評估風險,不要盲目樂觀。
圣阳股份发布公告,控股股东山东国惠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发展投资...
智通财经APP讯,凯撒旅业(000796.SZ)公告,公司将于202...
君圣泰医药-B(02511.HK)近日发布公告,宣布公司联席公司秘书...
近期Cardano(ADA)价格暴涨270%,背后推手是大量鲸鱼的...
一位顶级专家预测,如果以太坊(ETH)达到10,000美元的宏伟目标...